十年歷屆試題,刷四遍

十年歷屆試題,刷四遍
圖片取自 PEXELS 網站

學測考完那天晚餐後,我聽到弟弟說了一件讓我驚為天人的事:

弟弟:「數學的10年歷屆試題,我刷了四遍,一看到題目就知道他們想幹嘛!」


我還記得我以前準備學測的時候,頂多刷個五年、還只刷一遍就覺得很猛了,然後就去看電視或混社團,但弟弟居然刷了十年的試題,還是四遍耶,而且不是亂刷,是刷到看到題目就能「讀心」的程度,這已經是開外掛了吧!

雖然當下是很誇張地用掌聲稱讚他,但仔細想想,這件事好像不只是學生準備考試的事,「多刷幾遍」這件事,也可以應用在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。


有些工作其實就是那幾招在輪迴,比如簡報、開會、處理報表、寫信件,每次都長得差不多,但做出來的品質差很多,差別在哪?差在我們事前先刷了幾遍。

像我剛進網通產業那段時間,老實說真的每天都在撞牆,設備沒摸過、技術沒真正搞懂、客戶講的話也聽不太懂,又不太敢問,有幾次甚至講錯話被客戶洗臉,超想躲起來;但那時候沒得選,因為經濟壓力很大,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。

那段時間的我,幾乎每天都在「刷題」,不會的就看文件、問人、找設備來研究,開會簡報講不好,就錄回去聽,抓語速、修內容、重講再練習,下回先再多練習幾遍。說真的,那時候沒什麼帥氣的地方,就是死撐活撐練苦功,想辦法撐過每一次的難關,因為欠錢啊!

但也因為這樣,慢慢地就開始抓到訣竅,現在回頭看,那些「一看到就知道要怎麼解」的工作能力,其實也都是我一遍又一遍「刷」出來的;像是簡報準備這件事,最後甚至在計程車上,也可以面對不同的客戶,來準備不同的簡報。


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職場上重複性工作很無聊,什麼報表、流程、回覆客戶的信件,都覺得是一樣的東西、沒成長,但其實這些最日常的工作,才是練功的好機會。我們做得夠多、夠專精,就能比別人多看一層、快一步,久了自然變成拿手絕活;試問這些重複性工作的過程中,你有多做、多笑嗎?


我覺得弟弟講的那句話真的太有畫面,「看到題目就知道他們想幹嘛」;這句話真的很像我們在職場上的狀態,當我們在一個領域累積夠多次經驗,不只是熟練,還會變得很敏銳,問題還沒問完,我們就大概知道客戶背後的意圖;簡報資料一看,就能判斷出洞在哪、重點在哪。


其實職場就像一場不斷考試的過程,沒有誰能靠一次表現就一路順風,我覺得大部分人的進步,都不是靠天份,而是靠重複的練習,至少我不是靠天份,是靠練習。

弟弟刷四遍考古題,所以他對題目的理解有深度,那我們在職場上刷過多少次類似的狀況、處理過多少次重複的任務,是不是也該練到看到就知道「問題在哪兒、該怎麼解」?


說到底,我覺得真正能走得遠的人,不見得是最聰明的,而是最願意多努力一次的,掌聲,真的永遠都留給那群還在默默練習、持續刷題的人。


留言


阿伯的異視界

【歡迎斜槓轉職、加薪25趴、理財觀念交流】

名稱

以電子郵件傳送 *

訊息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