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弟吵不停,怎麼辦?

姐弟吵不停,怎麼辦?

家裡有青少年的爸媽,是不是每天都像在演「家庭大亂鬥」?

「媽~妳看姐姐啦!」
「爸~弟弟一直吵!」
「她打我!」
「他搶我東西!」


是不是一聽就超熟悉?我們家也一樣,姐弟吵架根本日常,吵完冷戰、冷戰完又吵。

有一次家庭出遊後,他們甚至氣到冷戰半年,真的是半年喔!身為爸媽的我們,只能在旁邊乾瞪眼,還有心很累~

但神奇的是2025年的家庭旅行,他們居然和平相處了,回來後感情還持續和樂,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?今天就來聊聊,過程中姐弟倆怎麼把「吵到天崩地裂」的小事兒,慢慢變成「和平共處」的小宇宙!

其實小孩吵架很正常,這是他們學社交、學習界線、觀察、學習情緒表達的過程。但為什麼有些家庭可以很快和好,有些卻越吵越尷尬,甚至變成冷戰?

我認為,最大關鍵在於「公平」,小孩角度的公平與否!


只要有一方覺得爸媽偏心、不公平,那不管怎麼講,他們內心就是「不爽」,吵架根本沒完沒了。所以我們做了幾個調整,效果似乎還不錯:

首先,吵架時不再馬上跳出來評判對錯。以前我們總是習慣當法官,判誰錯誰對,但後來改成冷處理或是問:「那你們覺得怎麼處理比較好?」「有沒有你們都能接受的方式?」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,反而吵得比較少。

再來,讓大家各自有一點「自己的空間」。不再什麼都要一起,偶爾分開活動、在家也安排獨處時間,像是各自有自己的小書桌、可以拉簾子的私人小區域,就算是共享房間,也能有「個人小天地」,這招大推,小朋友長大了,沒必要一家人什麼都要在一起!

還有,我們也慢慢讓他們體認「換位思考」。比方說:「如果你是姐姐,被這樣講你會不會不舒服?」「弟弟這樣其實只是想找人陪玩而已。」雖然一開始講了也聽不懂,但爸媽的語氣和態度會慢慢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。

當然,在他們小時也設了一些「家規」:當下絕對不能動手、不能講難聽的話。這些規則講清楚後,違規就有後果,而且一視同仁,不管是男生、女生都一樣。

還有一件事,千萬、千萬、千萬一定要提醒爸媽們:千萬不要說「你是姐姐就讓一下」、「弟弟小他不懂事」,這種話超級雷,而且有大大的機會埋下讓人的(姐姐),會變成總是滿足旁人為優先的小小種子,而被讓的(弟弟)會變成只要吵就一定有糖,有時不用吵也會有糖,世界就是要繞著我來轉的幼苗!

大的一定會覺得自己被犧牲,小的就會養成「我鬧我有理」的習慣,久了姐弟倆就越來越有疙瘩,不論是對姐姐或弟弟的未來人生,長久之後都不會有好的發展。

真正的公平,不是爸媽說了算,是孩子「感覺」我們父母有沒有一視同仁。所以不只是公平處理,更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站在中立、理解雙方的立場。

姐弟能從冷戰半年變成和平旅伴,不是奇蹟,是我們默默做了一堆調整後的成果。當他們開始相信爸媽是公平的、也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,衝突自然就少了,感情也慢慢修復。

最後,吵架本來就不是壞事,在人生中也是必要的練習,它只是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過程,我們只要用對方法引導,家庭真的可以從「修羅場」變成「溫馨小窩」!



想知道退休後的財務狀況嗎?來試算看看!
如何跳槽加薪25%
一窺阿伯的理財思維!

留言


阿伯的異視界

【歡迎斜槓轉職、加薪25趴、理財觀念交流】

名稱

以電子郵件傳送 *

訊息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