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股市大跌時,買市值型或是高股息? |
最近股市大跌(2025年4月初),不少人開始慌了:「到底該怎麼辦?要不要進場撿便宜?是該買市值型的ETF,還是高股息?」
此時,不少存股族心裡應會冒出這些疑問,或是什麼都不做?!
大跌是危機,更是進場好機會
股市大跌真的很恐怖,大家帳面蒸發的金額會讓不少人想關掉APP、裝沒事、不聽不看,但換個角度想,現在的價位,比前陣子便宜不少,是不是反而是個「撿便宜」的機會?
說實話,我個人是異常興奮!
就像百貨公司週年慶,早就想買的品牌現在大打折扣,這時候不進場,難道要等它漲回去才買嗎?
只要我們選的投資標的是長期,而且有價值的,跌的時候反而是「增加持股張數」或「降低持有成本」的最佳時機。
市值型ETF,是低點進場的好工具
我持有的0050(台灣50)市值型ETF,日前股價最高200上下,一張要二十萬左右,有時根本買不下手,但現在大盤跌,它也跟著跌,試問,此時不進場更待何時!?
市值型ETF是長期抗通膨、參與台灣經濟成長的工具,裡面都是龍頭股,例如台積電、鴻海、聯發科等,這些公司只要還在,長期來說就有回彈的可能。所以大跌時買市值型,就是在低點撿好貨,等未來漲回來。
高股息ETF,跌時也能有「被動收入」
那高股息呢?像0056、00878、00919、00929這些ETF,雖然股價和市值型一樣也跌,沒比較好,我個人是持有0056,這類高股息型ETF有個我長年做包租公在意的是:就算跌,也會配息。
例如: 原本 30 元買一張,配 1.5 元(殖利率 5%);現在股價變 25 元,一樣配 1.5 元,殖利率變 6%!
是不是更划算?!
所以,高股息的ETF在大跌時買,不只是「撿便宜」,還能用相同的錢,買更多張數,未來收到更多配息,簡單說,就是「越跌越甜」。
市值型 vs 高股息,要選哪個?
小朋友才做選擇,大人全都要!
選擇市值型或高股息?其實兩者都很可以,看我們「存股的目的是什麼」?
-
如果看重長期成長,覺得未來股市會反彈,那市值型是個好選擇,低點進場,享受未來漲回去的甜。
-
如果喜歡有現金流,即使股價不動也能有收入,那高股息ETF會讓我們每月或每季都有錢進口袋,心情不會那麼緊張。
最不用動腦的方式是什麼?兩者都搭配著買, 像我是的配置如此:
-
50%放市值型ETF,參與市場長期成長。
-
50%放高股息ETF,增加未來穩健的現金流。
這樣不論股市大跌或大漲,都可以嚐到甜頭;股市大跌時,不用太害怕,只要是用閒錢投資,計畫長期持有,那這波跌幅反而是好時機。
存股不是比誰跑得快,而是誰能抱得住、撐得久,市場會跌,但是終究會回來,人類的社會文明長期會持續進步,而我們要做的,就是趁低點,把握機會,靜靜等著收成那一天的到來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