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 退休後 600 萬怎麼投資? |
網友:股市 vs. 債券,該怎麼配?
這位網友的問題很實際,退休後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錢壓在股市,因為市場波動大,萬一遇到股災,退休生活可能會變得很焦慮。
既然考慮穩定現金流,那除了股票,債券ETF、現金、甚至房地產,都可以納入考量,來打造更穩健的資產配置。
我們就試著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討論,600 萬該怎麼分配,讓退休族能兼顧穩定的現金流,又能有機會成長,不怕市場震盪!
一、股市 vs. 債券,該怎麼選?
1. 股票(具成長性,但波動大)
股票雖然長期來看報酬率較高,但市場波動大,退休後如果一次遇到大跌,帳面損失可能會讓退休族不敢動用這筆錢,甚至要等好幾年才回本。例如 2022 年科技股大跌,很多存股族的股息縮水,還得忍受本金的損失。
但股票的優勢是,長期仍有增值空間,如果只靠債券或定存滋息,可能會被通膨吃掉購買力,所以還是需要適當配置一籃子的股票,也就是ETF,來確保資產能跟上物價漲幅。
建議股票配置:
- 高股息 ETF(如 0056、00878):提供穩定股息,但仍有價格波動。
- 美股指數 ETF(如 VOO、VTI):讓資產有機會增值,不受單一國家影響。
股票比例建議: 600 萬中,可以配置200-250 萬到股票,讓資產有成長機會,但不影響整體穩定性。
2. 債券(穩定現金流,抗震效果好)
這位網友提到的00950B、00933B、00937B,都是以投資等級的公司債為主,這類債券比政府公債利率高,違約風險也相對低,而且每月配息穩定,確實適合退休族當作主要現金流來源,我個人也持有類似的投資等級公司債。
債券 ETF 優勢:
- 波動小,不像股票那樣一天漲跌 5-10%。
- 每月配息,不用擔心市場跌就沒有現金流。
- 收益高於定存,目前這些債券 ETF 殖利率大約 5-6%,比銀行定存划算。
債券比例建議: 600 萬中,建議分配250-300 萬到債券 ETF,作為主要的配息來源,確保每個月都有穩定現金流;我個人持有債券,是美政府公債及投資等級公司債分別佔一半。
3. 現金 & 其他資產(緊急備用,確保流動性)
退休後,除了投資,手上也需要保留現金,以應對突發狀況,例如醫療、緊急支出等。
如果全部資金都投資,萬一市場不好,可能要被迫賣出股票或債券,這樣就會影響生活品質。
建議配置:
- 現金存款 50-100 萬:確保 6-12 個月的生活費或緊急預備金,遇到突發狀況不用動投資資產。
- 收租房產:房租收入也是穩定現金流的一種方式,若持有房產,可以搭配租金作為收入來源。
- 躉繳保單(視需要):外幣躉繳型的保單,也是一種讓資金保守停泊的方式,同時也可以有資金運用(期滿較佳)及壽險的保障。
二、這樣配置的好處
| 資產類別 | 金額(萬) | 好處 |
|---|---|---|
| 股票(成長型) | 200-250 | 長期增值,抗通膨 |
| 債券 ETF(穩定現金流) | 250-300 | 每月配息,確保穩定生活費 |
| 現金 & 定存(應急資金) | 50-100 | 預防突發狀況 |
| 收租房產(穩定現金流) | 看個人狀況 | 房租收入,可補充生活費 |
這樣的配置讓資產一部分用來穩定生活(債券、現金、收租)、一部分用來長期增值(股票),確保不管市場好壞,都能安心過日子。
三、如果只想靠配息過生活?
如果退休的目標是完全不想賣股票或債券,只靠配息過日子,那就要計算每個月需要多少錢,然後看看資產配置能否支撐:
假設退休生活費:每月 5 萬
- 債券 ETF:300 萬,殖利率 6% → 每年 18 萬,月收入 1.5 萬
- 股票高股息 ETF:200 萬,殖利率 5% → 每年 10 萬,月收入 0.8 萬
- 房租或其他收入(如果有)→ 假設 1.5 萬/月
- 總計被動收入:約 3.8 萬/月
這樣的配置已經能覆蓋大部分生活費,如果再加上部分現金存款、政府退休金或勞保年金,每月可能有近 5 萬的被動收入,就能讓退休生活更穩定。
四、這樣配,穩穩退休!
這位網友考慮到市場波動,決定把一部分資金放進債券 ETF,這是個很聰明且穩健的想法。
但個人認為,安穩退休的真正關鍵,應是資產配置,讓資產既能穩定配息,又能抗通膨成長,所以建議:
股票(200-250 萬):確保資產能長期增值
債券 ETF(250-300 萬):穩定現金流,每月配息
現金 & 其他資產(50-100 萬):應急資金,確保流動性
這樣,即使遇到市場下跌,退休族還是有穩定的現金流,不需要賣資產,退休生活也能更安心!

留言
張貼留言